Saturday, October 16, 2004

[看電影] 走過黎明破曉與落日餘暉


這是1995年的夏天。她坐火車回巴黎準備開學上課。他隔日要搭機回美國,忘記分手而去的女友。他們在火車上相遇。他們相談甚歡,意猶未竟。於是他們一同下車,在維也納街頭漫遊。他們不斷地談天,談天,談天。無所不談。然後天亮了,他們必須分離。他們約定半年後相見,除了口頭承諾,沒有交換個人資料。在黎明破曉之前,透過發現、試探、分享,《Before Sunrise》說了個愛情故事,年輕浪漫無懼。電影留下一個費人疑猜的結局──他們會再見面嗎?

九年之後,在2004年的夏季,他與她的故事有了續篇。成為作家的他與投身社會運動的她在巴黎重逢,不過這一回能相處的時間更短,陌生與熟悉仍舊,思念與渴望卻益加深切。在落日餘暉消逝之前,透過在巴黎街頭八十多分鐘的對話即時記實,《Before Sunset》再一次延續人們對於愛情的想望與檢視,但是歷經了年歲的成熟與時光的消磨,加入了真實的侷限與錯失的遺憾。續集跟前篇一樣有個耐人尋味的結尾,就像預告片中 所說的:What if you have a second chance with the one that got away?

1995 年,劇中人是二十岀頭的大學生,演員實際年齡是二十幾歲,我也是;2004年,電影裡的主人翁年過三十,歲月年華的痕跡出現在演員臉上,我也是。虛擬的故 事架構在實境的時光尺度之上,坦誠懇摯自然的對白則賦予了劇中人無形生命的真實肌理。九年之間,劇中的主人翁變老了,原本浪漫憧憬的被生活磨岀了務實與妥協,原本刻薄悲觀的卻忍不住冀想不切實際的可能性。同樣的九年之間,觀眾或多或少走過成長與分合,或多或少也曾思索著讓逐夢與落實之間的差距和解。於是這樣一部電影,我發現自己竟然很難冷眼旁觀分析,很難把角色、演員與觀眾三者平行抽離。實際上,演員與角色也真有某種程度的結合。男主角Ethan Hawke本身確實兼為作家,他與女主角Julie Delpy更一起與原編導Richard Linklater共同撰寫續集的劇本。劇中角色是演員自身想像的延伸,那麼與觀眾的交錯在哪裡?在漆黑的電影院中,投射在銀幕上的除了放映機的光影,還有觀影者自己的過往經驗與情感。電影中很後設地透過男主角的話說岀了這層關係:故事的結局其實可以讓讀者映照著自身的認知與性格。電影末尾像個刪結號,但浪漫的你會用美麗的驚嘆號來收束,而務實的你則會替他們添上悲觀的句點。

電影這麼問──如果能有機會再一次面對你曾錯過的人,你要怎麼做?而我則不禁要想:不知道再過九年,會不會有第三集。日出,日落。接下來呢?似乎留下了問號。不過,再想想,當他說出I know之時,你我心裡,其實也知道了答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