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09, 2005

遇見方塊字

在 台灣,有人喜歡講話時動不動參雜一兩句英文 (well, maybe這樣講話比較能顯現某種風格,you know?) ,但其實相對稱地,西方人眼裡中國文字似乎也是很酷的符號。每次看到美國職業運動球星身上的刺青,胳膊上印著奇怪組合的方塊字,總覺得很滑稽。今年夏天在 巴黎蒙馬特的階梯旁看到一個中國女孩擺著小攤,用自來水筆在紅紙片上幫西洋遊客寫名字。我瞄一眼那些「艾力克」或「亚曼达」,每張都值好幾個歐元,西洋遊 客拿在手上如獲珍寶,卻其實是寫得歪歪斜斜,零零落落,毫無筆法結構可言。「真是糟蹋中華文化!」同行的大陸同學搖著頭這樣說。前幾天偶然逛到Jenny 的部落格,看到一張她在奧地利店家外拍到的相片,更是妙不可言,大紅褲上標著一個行書的勇字,令人莞爾。

如果把中文當作時髦符碼拿來消費已不算新鮮,在知名科學期刊上看到美國學者從中國文字中去探究事理呢?

不久前出刊的《科學》(Science)上登出了一封讀者投書, 作者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Reed Wickner。他是研究引起羊搔癢症與狂牛病等神經退化疾病之致病蛋白prion的專家。經過說文解字推敲一番,他認為從中國字來看,或許羊搔癢症在古 代中國就已經出現了。他說以「瘙」這個字為例,是由表示疾病的偏旁,包著表示手的「又」與蟲子的「虫」,而「痒」這個字更是由「病」字邊與「羊」這兩部分 組成的,痒與羊發音也相近,很可能就是古代中國人已經觀察到羊隻會有顫抖摩擦、類似抓癢的動作等此病明顯的徵狀,所以把這種病症用羊來表示。他還認為當年 羊肉應該是重要的食物來源,因為「養」這個字就是「羊」與「食」組合而成的。他另外舉證了好些跟病徵有關的中國字,像「痴」「痘」「疱」等等,都是跟知 識、像豆子、或與形成小包有關的病症,既標音又會意,因此他推測痒跟羊有關的邏輯是有旁例可循的。

讀到這樣的解釋,有什麼感想呢?有人感到無比興奮與光榮,心中充滿「知識的滿足」與「文化驕傲」;不過我比較氣度狹小,態度上就傾向挑剔質疑。那篇投書中用以舉例的幾個字像瘙與痒等,都不是我 們現在慣用熟悉的字型,難道是簡體字還是俗體字嗎?用此來推論幾千年前的造字初衷還準確嗎?這些字通通都是形聲字,可以用會意字的方式解釋嗎?

發揮做研究的精神,想了解一下「痒」這個字到底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呢?於是找到了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網路版,查到這個字有兩個定義:

(一)ㄧㄤˊ
身體器官或皮膚黏膜發生潰瀾或生瘡的症狀。同「瘍」。《說文解字》:「痒,瘍也。」《周禮》天官疾醫:「夏時有痒疥疾,秋時有瘧寒疾。」
憂慮成疾。《詩經》小雅正月:「哀我小心,癙憂以痒。」《毛亨》傳:「痒,病也。」
「瘍」之異體。
(二)ㄧㄤˇ
「癢」之異體。

所 以原來「痒」這個字,除了一般認為的是「癢」的簡筆異體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正體的字義是與「瘍」相通,不是指搔癢的病症,而是潰爛生瘡的意思。所以 Wickner或許是不知道或有意忽視古字本意,卻用後來異體的字義以及日文漢字借用的字義來論述,得出的結論不無可議之處。如果我們用與Wickner 相同的邏輯來分析中文繁體的「癢」,是由病字偏旁與「羊」「食」所構成的,是不是表示有人吃羊肉會過敏呢?

其實Wickner的推測也不 見得真的有錯,幾千年前古人究竟是如何造字的,這幾個字除了會意形聲之外,有沒有經過轉注假借也不得而知,我花費這番功夫去推敲其實根本沒有意義。捫心自 問,自己究竟哪跟筋不對,要如此小題大作?想一想,很快就明白了,原來我潛意識裡不服氣的是中文方塊字攜帶的微言大義,怎麼就給一個西方人拿來做文章了 呢?來到美國後要使用英文,花了一段時間才克服/減輕因為語言表達與實際能力之間的落差所產生的心理障礙,但即便是來美多年的今天,如果美國人聽不懂我表 達什麼,心裡首先還是先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英文講得不對,發音不準或是用錯字了,其次才會想到說不定是對方不夠用心才沒弄懂。就因為使用的不是母語,讓自信 心先天打了折扣。結果現在連中文方塊字詮釋權都讓洋人分去一杯羹,還公然振振有詞地在美國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難怪我會心理不平衡。


註:「勇」照片是由Jenny所拍攝,原刊自於珍妮的亂七八糟神來一筆部落格。謝謝Jenny同意使用。

6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colisa

纖毛蟲還真是用心哩 :p
換言之 登在一流科學期刊的文章 也不代表可信度高
只是它成為一個"容易"標識 評鑑的方式
台灣學術圈快要被SSCI害死啦

Anonymous said...

你有沒有考慮再寫一篇讀者投書,說這傢伙根本是望文生義吧。

告訴他倉頡託夢給你說他造字的時候並沒有看到羊 :p

纖毛蟲 said...

colisa:
那篇是讀者投書, 跟一般要經過reviewer審稿的文章還是不一樣啦.
不過關於這些期刊權威, 我們的生化系有一位老教授就曾在seminar上說過一句經典評論: Because it is in Cell, it doesn't mean that it's wrong! 當場全場笑翻了.

雪:
我沒那個膽去得罪人家, 說他望文生義. 不過我還真想寫信去說根據「癢」這個字,我認為中國古人吃羊肉會生病發癢,對羊肉食物過敏呢!

Anonymous said...

是啊
纖毛蟲真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另外我曾經看過老外身穿長袍
衣服寫著"福祿壽"
真是不敢恭維啊!

Anonymous said...

老外望文生義的功力其實不過反應當代生物
醫學研究方法中自由聯想多於紥實自然科學
根底的現況. 但是有時這種外行裝內行的結
果也是很有趣的.

伊利諾香檳小鎮 Second Wind Running Club
的 Logo 是個鮮紅的"屁"字. 沒錯, 就是你
我都認得的那個字. 看看老美煞有其事的解
釋吧... 令人噴飯. 中文真是博大精神啊! :)
http://www.secondwindrunningclub.org/PDF/Second_Wind_symbol.pdf

纖毛蟲 said...

Rachel:
啊, 莫非土地公現身了!

CRS:
仔細讀了這個running club的說明, 人家真的是很用心地挑了這個屁字哪!

至於Science這篇投書, 在科景的討論裡, 有學過文字學的讀者說形聲字的聲符確實也可以表意, 並援用辭海裡面的解釋, 說明Wincker的推測也不無道理.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