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9, 2007

1947年的剪報


六十年前的今天,《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刊出了這篇文章,評論報導台灣當時的現況與情勢。這是我從學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料庫中找出來的。

今年二二八紀念日的時候,我讀到在世新大學新聞系任教的資深記者陳順孝老師的文章,他去圖書館查閱了一九四七年當時台灣最大報《台灣新生報》的存檔縮影片.從新聞報導中,我看到了一段長久以來被抹去的歷史。阿孝老師還從新聞稿中得到不少啟發與感想

訪傚阿孝老師的做法,我也以Formosa與Taiwan當作關鍵字,去查詢當年刊在《紐約時報》的新聞。從二月底到五月初,有好幾篇關於台灣的報導.其中三月二十九日,三月三十日兩天各有一篇由T. Durdin撰寫的特稿。二十九日那篇是轉述二二八事件後離開台灣抵達中國南京的歐美人士的親身體驗與見聞,三十日的特稿則是對台灣情勢的分析與評論。

酥餅在他的部落格裡全文翻譯的當年三月二十九日的那篇特稿,內容讀來令人心痛;不過我覺得三十日的評論更有值得探究的地方.文章的標題是「台灣人尋求共產黨的協助是可預見的」(Formosans’ plea for Red aid seen)。Durdin認為二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卻帶來全然的專制腐敗與經濟剝削,然後軍隊的血腥鎮壓與恐怖整肅,自然會激發台灣人進一步起而對抗政府當局,而當時唯一有力抗衡的反國府的勢力就是共產黨,所以尋求紅軍的奧援似乎是自然而然的選擇,而共產黨應該也不會放棄這個內外夾擊國府的機會。從今天台灣與中共的關係來看,這顯然是個錯誤的預測。不過,這樣的推論背景,其實反映出當時台灣居民與統治的國民政府之間已有很大的嫌隙存在,直到今日不論藍綠都未曾真心要處理。後來戒嚴時期幾十年,所呈現的那種政府民間本省外省的和諧氣氛,其實是隱藏掩蓋了某些傷痛,但美其名為癒合。

文章中有個段落標題是”Not formally in China”,提到戰後的台灣並未正式合法隸屬中國,因為當時結束戰爭的條約仍未簽訂,而中國派來接收的政府的不當統治,讓台灣人想尋求聯合國的介入與國際共管,聲稱中國對台灣,並不比日本或荷蘭或葡萄牙等對台灣更有歷史淵源。所以在當年,台灣尋求獨立於中國之外的理念,就已隱隱發韌。

細讀文中使用的字眼,也發現許多可以討論之處。比方說,提到軍隊的血腥鎮壓,用的字眼是”slaughter”, “wholesale imprisonment”, “widespread killings and autricities”, 每個都是怵目驚心的辭彙。提到躲到山裡的反政府勢力,則用了”revolutionists”這個字,是否意味著二二八其實某種程度上,也引發了一場後來流產的「起義/起事」?

歲月悠悠經過六十年,逝者已不可得,即使在一段漫長歲月裡,歷史被隱藏而假裝沒發生,但是看看今天的一切,卻仍深受昨日的影響。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Thanks for your research!

I foun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talk about Taiwanese History, because to talk about Taiwanese hiostry is to be tagged as Pro-independence, which obviously results in some self-censorship or lack of open discussions.

I still think that the media has to be the most responsible for not promoting that open space of mutual communication. Just look at the recent "Cultural Revolution" controversy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why media still have not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democratic process.

PS. I can't acces the picture of NYT.

Jessie said...

哈囉哈囉!我有個不情之請,恩,我的一個中國學妹今年五月要去 Kodak Rochester 實習三個月,在問那當地的狀況 (房子怎麼找啊,住哪一區比較好啊,買菜啊,吃飯啊,交通啊等等),不曉得方不方便 pass 你的聯絡方式例如 email 給她呢?方便的話能夠寄到我的 hotmail 信箱嗎?(= my msn account) 大感謝!

Jessie

纖毛蟲 said...

我想很多人一定都同意當今台灣的媒體對於台灣的民主, 負面影響恐怕遠大於正面的貢獻.

各自用政治立場的偏差來報導新聞的惡例比比皆是,最近TVBS的造假嗆聲影帶與之前的瀝青鴨腳尾飯,還有炒作藝人死後新聞等等媒體惡行惡狀,更是罄竹難書.

前天,有人跟我說她看了自由時報與電視新聞報導新莊居民與台北縣長遊行「拼捷運」反樂生的報導,聽到他們說樂生讓捷運延遲,要損失好幾百億;政府建新院舍很好,很照顧患者了.她說看了新聞,覺得捷運快通車也很重要,只是少數人在鬧.她問我說,你支持保存樂生,怎麼知道你不是受到學生與樂青片面資訊的誤導?

我當然不能確知我有沒有受到「片面誤導」.但是我可以從所提供的資訊,來判斷我要相信哪一個說法.支持保存樂生院的朋友從人情人權,史蹟保存,工程規劃,法律分析,乃至親訪見聞...各方面探究書寫,媒體從不加以報導.但是地方勢力與政府方面呢?有誰真正提出等當品質的資訊?只有偏頗的口號與指控抹黑,卻就能輕易佔據媒體版面.而大多數人卻還是寧願相信我們的媒體--即使心知肚明台灣媒體的素質低下與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