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8, 2005

我的印度室友

現 在與我一同分租房子的一名室友來自印度,就是你我印象中典型的印度人模樣:深色皮膚,留個小八字鬍,身上有一點點奇異的香味。他講話很快,口音很重,腔調 高來低去。人家跟我打招呼時說:Hi, C.-C.!,他叫起來就變成「嗨!喜席!」,更不必說講個完整的句子時語調是多麼百轉千折了。所以跟他聊天時每講三句話,大概就有一句要依照上下文去猜 想他到底說什麼。

室友也是大家刻板印象中一類的印度人──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人 士。他是個醫生,在家鄉管理一個醫院部門,千里迢迢來此地做短期研究。他有著五個音節的姓氏、六個音節的名字。初見面時我問他要怎麼稱呼,他說他是Dr. Reddy。本來還覺得這位老兄真會擺架子,後來熟一點後知道他的來頭,又看到他那一串根本不知道怎麼唸的本名,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睿 迪醫生對於宣揚印度文化十分有興趣,不但跟我講述他們的社會階級與歷史,就連假日租來DVD,也熱情地問我要不要一起看,還說他們寶萊塢 (Bollywood)片子都是闔家同歡觀賞的。我關在房間裡,即使他已經把電視音量放低,咿咿嗚嗚熱熱鬧鬧的音樂還是不斷飄送過來。我忍不住去客廳瞧一 眼,畫面色彩鮮豔,歌舞場面浩大,而且連男女偷情親熱這種應該要讓人臉紅心跳的鏡頭,也是男女對唱,你一句我一句,好像唱山歌。載歌載舞氣氛下限制級自動 變成保護級,點到為止,無怪乎可以全家老少同樂。

不過要宣揚文化,最好的辦法是透過吃。每天當睿迪醫生在廚房裡開始張羅晚餐的時候,就是 屋裡辛香瀰漫的時候。第一次看他煮了一鍋加哩雞,他就舀了一大匙給我嚐嚐。醬汁又辣又香,十分過癮。他打開廚櫃,指著瓶瓶罐罐一小包一小包的原料,告訴我 就是這十來種調配出來的。看我好像很有興趣,此後每當他下廚有新花樣,總是要我也來嚐一點。有當主食的小麵餅(好吃!),有週末早上炒的一鍋芳香撲鼻的早 餐(好吃!),還有飯後餐點的優格拌飯加上某種配醬(嗯,這個就有一點可怕…)。

幾次跟他聊天,他講到自己來美做研究的原因,是想發 展一種新方法治療白內障。他在印度執業,看到許多老人家無力就醫病況嚴重,程度是一般美國病患所不會經歷的,但罕見的一些病例卻使他激發出一些矯治的新點 子,可以省錢省時,於是希望到此地研究測試,但是來美後這裡的人都不感興趣。他說在美國,有保險的病患接受新穎昂貴的儀器與複雜的手術,每個醫生只要預約 看少少幾個案例,時間跟錢不是問題;他在印度,巡迴出診只能借用學校教室,一天就要看上一兩百人,哪能用美國人的療法呢?他感嘆地說,在他家鄉,人們尊敬 他,他有權力有能力可以幫助人,像真付不起醫藥費的他就能給予減免;來到這裡,沒人認識他,自己想要做的研究難以開展,實驗室老闆也不支持。”In India, I can really do something, but here…they just don’t care, you know…” 他搖搖頭,我只能笑笑。

我的印度室友,看著歌舞電影,吃著辛辣加哩,不只是生活習慣離不開家,心也一直在那裡。



相關文章:素食主義者的冰箱

7 comments:

Weichuen You said...

CC啊,你是說南餅嗎?那真是人間美味啊!而且你的室友算大方的了,我以前的室友才不會這樣呢!現在我知道印度人不全都是小氣的。

Anonymous said...

啊 我也喜歡某些印度菜
特別是烙餅跟一種紅色烤雞
希望你的室友有空做給你吃 :p

Anonymous said...

在這裡不談印度菜,看到纖毛蟲此文,讓我想到另一件事。

我們實驗室的頭頭David是IBRO底下一個visiting lecturer team (http://www.ibro.info/Pub_Main_Display.asp?Main_ID=220)的成員。簡單的說,就是「無國界教授」,他們這一群人在每年暑假時間撥出好幾個禮拜的時間,組成一個team,前往「第三世界」國家巡迴,開設intensive course(就像是Cold Spring Harbor Lab或是MBL, Woods Hole為期數周的summer course)。今年夏天最後一個點是印度的Bangalore。我們實驗室有不定期下午茶時間的習慣,他回來之後的第一次下午茶,就談到在印度時學生的presentation。

當然,「第三世界」跟「第一世界」最大的差異是研究核心價值的差別,像我們這樣有幸在最有錢的國家裡最頂尖的機構中才有「基礎研究」science for science的空間,在較為貧窮的國家,學以致用是唯一的選擇。這也就難怪像我這樣「基礎」的人,怎麼讀、怎麼交流都只有來自歐美日三地的東西。撇開「基礎科學」不講,「先進國家」也有很多科學功利主義者(此功利主義不是指華語中的「功利」,而是西方哲學傳統強調知識要有用的utilitarianism)。以生物學來說,就是那些搞cancer research、gene therapy、drug discovery之類的人。從David的說法看來,在這方面,也許印度可以給西方國家的多於西方國家可以給印度的。在西方「先進國家」,這類的科學家往往能搞來大筆的研究經費,其中也許有一部分的人能做出非常「尖端」的東西。但這些產品或技術通常會很貴、要不就是很不實用。更別說有很大的一部分跟本就是junk in junk out。對第三世界國家來說,這類產品技術有跟沒有是一樣的。印度是第三世界中的「強國」,他們有不弱的科技能力,但在他們的研究中,他們能把他們的社會狀況納入,發展出一些真的既簡單又powerful的ideas。那些整天只想用基因療法打敗癌症的豆眼蛋頭根本無法欣賞這類的想法。我想,這就是你的印度醫生室友所遭遇的問題吧!

我覺得這反映了某種歐美式科學家養成教育的盲點,如果不是在science for science,那麼做研究時是不是應該多懂一點社會跟經濟的問題呢?而且是把這些因素擺在科學前面才對。(很不幸地,臺灣目前的科學教育主流價值是歐美式的功利主義)

Anonymous said...

尼好
在大會堂看到尼
來晃晃
你的blog很有意思
我會常來晃晃地

咖哩看起來很好吃

Anonymous said...

噢,你的印度室友真的是很慷慨ㄟ,可能是階級的關係。而且我超愛印度菜的啦~~~搞的我恨不得現在趕快去印度餐廳打牙祭 :p

Anonymous said...

說到印度人和咖哩,令我馬上宿舍裡印度留學生每天中午以手抓飯,餐餐咖哩的模樣。還有那載歌載舞的歌舞片...呵呵,印度人真有特色。
我們這印度菜餐廳多的很,什麼咖哩、「難餅」阿,隨你吃到飽的也不少,有興趣下次回台灣時回程繞道過來玩玩。

其實是想問一下有關「無米樂」的事,敢問纖毛蟲是在台灣買片嗎?因為我想寄幾份給美國的朋友,如果,如果買片自己拷幾份寄到美國,這,行得通嗎?(汗)

纖毛蟲 said...

miragee:
印度人不全是小氣的, 不過我猜Dr. Reddy是例外. 我的房東也是印度人, 房東太太就十分$#@*&...
南餅啊, 可惜他說他不會做.

colisa:
這樣要求會不會太貪吃了啊. :P
我前幾天弄了煎餃當晚餐, 想回報他一下, 可惜他既不吃牛肉又不吃豬肉, 我的一招半式派不上用場.

DHK:
今年的Science科學與社會的系列專題, 就是"Global Voices in Science". 讓第三世界國家的知名學者講一講自己以及本國的研究. 就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與取向.
我的室友常常跟我講說印度與美國, 在行事上不同的考量. 我想, 美國是天之驕子, 沒有其他人可以照他們這樣做事情的. 連秋天掃落葉, 別人用掃把清掃, 美國人是用柴油發動機的吹風機器來吹; 清掃地上煙蒂, 別人用手, 美國清潔工拿機器去吸. 資源有限匱乏而要節制? 從沒想過.
很認同你最後一句: 我也問自己, 我們這些接受美國教育思維與訓練的台灣人該怎樣做才對呢?

Jerocca:
謝謝光臨. 咖哩是很好吃. 呵呵.

雪:
你回美國囉! 我這位醫生室友真的好慷慨. 不過他的出身是有田地的農民, 經過努力上進以及因緣際會才得以進醫學院當醫生, 擺脫原來的階級與世襲職業. 我實在很難想像那是怎樣的奮鬥歷程.

豆:
哈! 我室友就說: 你用筷子吃沒關係, 不過用手拿, 食物的味道比較好喔! 我還是沒克服心理障礙.
原來日本的印度餐廳也很多啊.
至於無米樂DVD, 我是在公視網站(www.pts.org.tw)買的, 寄到台北家中, 爸媽看過後才寄來給我. 我覺得不要自己copy啦, 人家拍片花了兩年時間的心血, 不太好吧. 不如你買一片, 寄給在美國的友人甲, 同時附上一張viewer list與地址, 請友人甲看過後寄給list上的下一個人, 如此大家輪流看.
這個點子如何呢?

那對啦, 乾脆無米樂大放送, 哪位在美國的想看無米樂, 請直接留言簽名, 我請夏諾瓦先別還我DVD, 直接寄給你. 等到大家通通看過了再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