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31, 2008

初春的青蔥


春分過了,日曆正式宣告換季。緊接而至的是復活節。紀念耶穌受難復活的同時也迎接著春神,為萬物帶來繁衍新生。只是現實世界裡,春神造訪美國東北部的時程似乎總在行事曆的後段,早春陽光雖明媚,白天已經漸漸變長,但氣溫仍低,草木蟄伏未發。

路邊有塊庭園旁的草地,原本舖滿落葉,一片焦枯褐黃,上星期突然冒出幾撮青蔥翠綠。仔細一看,還真的像青蔥,從草地長出來青綠的蔥。走近端詳,它有圓管狀空心的葉子;摘下搓揉,有黏膩的手感;拿到鼻前嗅一嗅,又辛又甜的氣味,就跟市場裡面買來的蔥一樣。

不曉得這片空地上為什麼會長出蔥來。或許是前人所栽植,或許是野蔥種子偶然飄落此地而定居。每天往來住所與學校,為什麼不曾注意到?

早熟卻平凡的青蔥沒有醒目的外型、奇特的姿態或艷麗的花序,或許只有在其他花草仍然尚未從長冬恢復之前,搶先嶄露頭角,才能引人注意。等到其他花花草草跟上腳步,吐芽長葉開花來爭奇鬥豔,青蔥就會被遮蔽、忽略、當作是雜草,看不見了吧。

趕在三月底週末的清晨,我去幫這幾撮青蔥留影。在寒冬剛走盛春未臨的時節,能記得草木繁茂之前,褐黃叢中幾撮綠,有這麼一個宣告春天將至的來去匆匆。

Tuesday, March 18, 2008

新聞啊新聞(三):敵視,扭曲,偏頗?


今年是閏年,四年一度,二月多一天。閏年也是台灣與美國的總統大選年,一個年頭,一個年尾,選舉新聞輕易地盤據在地球兩面的新聞頭條。

實驗室裡的兩位中國籍同事,對於美國與台灣大選十分感興趣,熱衷的程度可能更勝於美國同事與我這個台灣人。美國民主黨初選到底最後會是 Hillary Cliton 還是 Barack Obama 勝出,台灣的國民黨馬英九應該是十拿九穩,民進黨那個叫做謝什麼的沒指望了吧…。兩人都有不少評論意見。

看到兩位如此熱情,想到他們家鄉雖也有普選投票,但是只限於村里層次,選出來的村長還是要聽黨委書記的指示。所以人家吃麵,他在喊燒。那種旁觀者的急迫參與感,或許是因選舉頻仍感到疲乏厭倦的台灣人所無法體會的。

不過我感到奇怪的是他們的消息來源,都是透過中國的網路新聞。一到休息時間,他們就連上大陸的中文網站,閱讀中國的通訊社或新聞媒體所編纂的消息,官方的發言,網民的評論。對台灣的新聞如此就算了,對美國的消息竟然也一樣。這就讓我很驚訝了。

當然,我承認閱讀母語當然比讀外文輕鬆容易。但是身在美國,要獲知身旁的即時現勢,美國的新聞媒體難道不是最新最快最正確的來源嗎?我們每天在實驗室所收聽的 NPR 公共廣播電台,難道比不上中國中央電視台深入正確嗎?CNN 或 New York Times 的網站甚至 Google News,對於民主黨內初選兩人的廝殺剖析,難道不比大陸方面的節譯精準嗎?可是他們就是習慣、並且信賴中國網站新聞。我注意到這兩位同事對於初選結果的評論,往往晚了一天──我猜想是翻譯外電所需的時間遲差吧。不只大選新聞如此。廣播裡面紐約州長召妓道歉的事情充耳不聞,等到兩天後才跟我們討論知不知道「第九號顧客」是個怎樣的偽君子。老兄啊,人家剛剛正召開記者會宣佈辭職下台哪。

有次聊天時,提到中國全面封殺演出《色,戒》的湯唯在媒體出現的機會。一個猜測是共產黨內領導高層某個老頑固對於「美化漢奸」的不可接受。他批評這種「國家民族大是大非必須強過兒女私情」的僵硬教條;另一位則認為是某些中級官員揣摩上意拍馬屁,才會自做主張,做這種指示。兩人都認為時代早就不同了,何必如此,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我問他們,如果輿論對這樣的封殺感到荒謬反感,為何沒有報紙雜誌為文批評呢?兩位笑我不了解中國的情況──人在屋簷下,誰敢啊?媒體報新聞要審查,上級領導有壓力啊。新聞還不是完全自由的。

嘿,所以他們其實也知道中國的新聞不自由,有些言論立場無法發聲。可是為什麼還是如此偏愛,甚至仰賴這種消息來源呢?

然後是西藏的騷亂。藏人起來反抗中國的統治壓迫,要求獨立,引起當地中國武裝部隊的鎮壓。兩人看過中國的新聞,不滿「達賴集團」等分離主義分子在幕後策劃與興風作浪,更氣呼呼地跟我抱怨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敵視,刻意扭曲事實,偏頗報導,矇騙世人。美國人都被 CNN 騙了。喔,這時候又變成中國的媒體比較公正,西方媒體會騙人?

我說,我不了解西藏問題的複雜。不過兩個語言文字宗教生活習慣通通不一樣的種族,一個強勢統治,一個弱勢被統治,會發生摩擦是必然的。兩人還討論解決之道,七嘴八舌,結論是藏人終究會被漢人「文化融合」,再過幾十年就不成問題了。我真不知道該說什麼。突然想到日本 NHK 的紀錄片《激流中國》曾經探討過西藏,問他們看過沒有。他們說有興趣一看。

於是我搜尋到網址,打算介紹給這兩位其實很友好溫和的同事。或許他們會了解藏人的困境,能夠有一點同理心,破除那種自大狂妄的大中國漢人本位想法。

不過,我突然想到,我這個台灣人所提供的「小日本」所拍攝的影片,在他們眼裡,會不會又是「外國反華勢力」的結合,刻意扭曲事實,偏頗報導,矇騙世人?

Sunday, March 02, 2008

廊橋


離家不遠的 East Rock 公園裡有座小橋。小橋有蓋子有屋頂,跨過小小淺淺的溪流。

這種橋叫做 covered bridge,有遮蓋的橋。見過橋體實物的人,對這個稱號的來由一定瞭然於胸。我第一次遇見這樣的橋是數年前到佛蒙特州的山中小村落開會。佛蒙特州被暱稱為「綠色山脈之州」(Green Mountain State),車子駛出州際高速公路後,走著走著就進到山林裡。道路沿著某條溪而行,路旁就有幾座有蓋子的橋,溝通另一岸的樹林。從此,翠綠林野夾著的小溪谷上,站著或暗黑或棕紅、有屋頂有歷史的古樸小橋,就變成我的新英格蘭區風情之一,甚至以為那是當地長冬多雪的區域特產。後來才知道這種橋不是新英格蘭所獨有,不僅散見於北美與歐洲各地,連亞洲也有,中國人稱之為「廊橋」。

廊橋的真實存在或許不再特殊,但是我還是喜歡當初邂逅的那個圖像,以及據此編造出的情境──幽靜林野之中,廊橋孤獨地跨過溪谷,照顧往來過橋的路人。四周從枝繁葉茂到落葉繽紛到靄靄白雪又到抽芽吐蕊,一代一代盡責地守候…

從紐約上州搬來紐哈芬之後,真的住到新英格蘭區了,倒反而感覺跟大蘋果比較緊密相繫。或許康乃迪克亦屬大紐約的三州(The Tri-states)之一,康州南部的生活機能與經濟活動跟大西洋岸中段都會區的脈絡結合。若不走出市區,還真是分不清楚這個城市到底是在美國東岸的那個角落。

大抵世事都是這般,現實跟回憶跟設想的不會一樣。來到公園,小溪這端不遠處是人車奔行的主幹道,另一岸就是市郊林野。小小廊橋就站在那兒,跨過小溪,幾十個寒暑。我走進廊橋問它到底這是哪裡,我問自己究竟想望什麼樣的地方。見過無數過客的廊橋不說話,只是屏蔽著遍地雪白與裸樹禿枝,賜我一個短短小小黑黑暗暗的安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