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Mark Bittman 介紹了紐約市麵包店 Sullivan Street Bakery 的店主 Jim Lahey 傳授的一種免揉麵麵包製作法,號稱連孩童都可以做出如同專業麵包店品質的歐式麵包(紐約時報的報導,YouTube上的影片示範)。報導在2006年底刊出,鼓勵了許多人在自家中烘烤麵包--比方說我過去一年之中,就利用每週週末烤麵包。不過聖誕新年假期回台灣,沒有美國家庭用的大烤箱,也沒有鑄鐵鍋,要怎麼做呢?以下就是我怎麼在台北家中做免揉麵麵包。
器材:
烤箱 (可設定最高溫 250度C,並容積足以放入有蓋康寧鍋)
附蓋子的康寧玻璃鍋(或是鑄鐵鍋,砂鍋... 任何可以耐高溫的有蓋鍋子)
布(要用不會被麵團黏起一堆纖維毛線的布)
烹飪用標準量杯量匙
鍋子或大碗公或其他夠大的容器
保鮮膜
隔熱手套
材料:
2又3/4 杯 高筋麵粉(用中筋麵粉也可以,只是使用高筋或麵包機用的麵粉比較不會失敗)
1/4 杯 全麥麵粉 (所有麵粉相加的總量為3杯,全麥與高筋的比例可以自行調配,但是不建議全麥所佔比例多於總量的1/3)
1/4 茶匙 酵母粉(麵包機用)
1又1/4 茶匙 鹽
1/2 杯 葡萄乾(也可以用蔓越莓乾)
1/2 杯 碎核桃仁
1又1/3 杯 水
以上材料在Wellcome頂好超市都可以買到。
做法:
1. 把麵粉,酵母粉,鹽放入鍋子或大碗公等容器中。
2. 加入葡萄乾與碎核桃仁。把所有的乾材料混拌均勻。
3. 加水,用木杓或湯匙或手把乾材料與水混合成黏濕的麵團,不要有乾粉塊即可,不必揉。(事實上太濕黏了也不可能揉麵)
4. 用保鮮膜封起來,或是蓋上蓋子。靜置在溫暖處(約23-25度C)12 至18 小時。
5. 經過長期發酵,麵團體積會膨脹,產生氣泡,並聞起來有一點點酒味。
6. 在乾淨的桌面上噴一點水,上面鋪一大張保鮮膜,讓保鮮膜平整貼在桌上。(如果桌面很乾淨,願意直接在桌面放置麵團的人可以不用保鮮膜。)在桌面保鮮膜上鋪灑一層麵粉,灑多一點。
7. 用刮刀,飯匙,鍋鏟,或是任何扁平的工具把發酵好的麵團與容器邊緣分離,此時可以看到麵團有很多麵筋相連,可以一整團完整刮下。
8. 把麵團整個倒在灑了麵粉的桌面保鮮膜上,雙手把麵團稍微拉長展開一些,但絕對不要過度拍擠氣泡。如果太粘,手上多沾點麵粉,也可在麵團表面灑上一層麵粉。
10. 拉長麵團兩端,向上折約三等份。
11. 水平轉個九十度,換個方向再折一次。
12. 上下翻轉過來,此時接縫面朝下,用手修整塑型一下,使接縫處藏在下方不要曝露,讓麵團成圓球狀。記得過程中盡量不要過度擠壓麵團。
13. 準備一塊布,在布面上灑麵粉或玉米粉。可多灑一點無妨,以免沾黏。
14. 把圓球型的麵團移到灑了麵粉的布上,保持麵團的接縫面朝下。記得在麵團朝上的表面也灑一些麵粉。
15. 用布把麵團包覆起來,置於溫暖處 2小時,或是到體積變為兩倍大。
16. 當剩下約10分鐘時,把耐熱的鍋子蓋上鍋蓋,放入烤箱,上下火全開,以250度C 預熱。
17. 接下來的步驟要小心高溫!戴上隔熱手套,小心取出預熱的康寧鍋,把鍋蓋打開。注意:鍋蓋與鍋子都是高溫,要小心別燙傷自己與燙壞桌面。
18. 打開布包,露出麵團,把手伸到布底下隔著布托起麵團,上下翻轉,把麵團倒入熱鍋中。此時原來麵團的接縫面就變成朝上。麵團大致在鍋子中間即可,不必擔心有一點歪了或偏某一邊。
19. 戴上隔熱手套,迅速蓋回鍋蓋,立刻把內盛麵團的加蓋鍋子放回烤箱,用上下火全開,225度C 烤 30 分鐘。
20. 戴上隔熱手套,小心取出鍋子,取下鍋蓋,把鍋子連同麵包放回烤箱。視此時麵包外殼的顏色深淺而定,不加鍋蓋原溫度繼續烘烤 5-15 分鐘。美國的大烤箱此步驟要續烤 15分鐘,台灣的這種小烤箱離電熱絲太近,溫度可酌調降,或是時間可以縮短到5 分鐘,避免烤太焦。
21. 戴上隔熱手套,小心取出鍋子與麵包,立刻把麵包放在鐵架上,或是在桌上鋪幾把鐵湯匙鐵叉子墊高,讓麵包冷卻。剛冷卻時麵包因外殼遇冷收縮而「唱」(sing)出爆裂聲,而從接縫處裂出歐式麵包特有的紋路。
22. 不要太急著切開!放涼了,讓蒸氣完全散逸,就可以吃了。
5 comments:
WOW, the bread you made looks SO delicious! I have tried the same recipe, but it did not look(or taste) that successful as yours! Good job!
Thanks for sharing this idea! I saw the original one, but lack of the tools it mentioned.
I really encourage everyone to try it! It's easy, and then one can say, "I know how to make bread from scratch. I've done it!"
終於…烤出一個表面有殼的扁麵包。前12小時有發一倍大。但用布包起來的2小時完全沒變大。折兩次那裏一直很溼很塌,圓不起來。烤出來酒味有點重。要如何改進呢?芸嬋
芸嬋:
第一次發酵,麵團應該會很濕沒錯,但是還不至於到拿不起來的地步.YouTube裡面那個 New York Time 的影片教學,裡面有這些操作的示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3Ah9ES2yTU
麵團的質地與樣子要接近那樣才對.我照片中的那次麵團比平時乾硬一點,平時會比較軟也比較塌.你把水減到 1又1/3杯試試.因為台灣的溼度大,麵粉裡的含水量可能太高.
用高筋麵粉應該沒問題,
全麥麵粉不容易產生筋,全麥不可加太多,否則會發不起來,
至於酵母菌,我是用即時快發的 "rapid rise"
我試過一般的酵母粉,把量加倍成 1/2 茶匙.
我做的時候,second rise 的兩小時後都會膨膨的像「麵龜」的感覺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