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02, 2002

惡魔的澡盆


Devil's Bathtub in Mendon Pond Park Posted by Hello

在城郊南側的郡立公園裡有個「惡魔的澡盆」(Devil's Bathtub),是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痕跡。當年有孤立的一小塊冰,或許是因為大片冰河退卻時沒跟上而落單,或許是從冰河前緣斷落下來而分隔,反正不管 如何,小塊冰跟其他大片冰分開了,漸漸地被融冰雪水帶來的沉積物包圍掩蓋。冰河時期結束,氣候變暖,小塊冰終究慢慢融化,最後形成了小丘環繞的一個壺,裡頭盛滿清水。

今天的惡魔澡盆是個寧靜的冰壺小湖,從壺頂短短的步道走下壺身到小湖去,是一個隔離的小世界。映著樹影,水面如鏡,安安靜靜,怎麼會與惡魔有所瓜葛?有人 傳說,這個小湖會吸納掉入湖裡的東西。一旦落入湖去,就只會直直地沉入深深的湖底湖心,不再出現,所以這是個有惡魔作祟的湖啊。

看著小湖凹陷包圍在四面壺壁樹林之間,安詳而沉靜,實在不像是有惡魔潛伏其中等待下手的模樣,倒是感覺到一股寂寞氣息。孤獨的冰塊被泥沙沉積物一點一點地 掩埋,愈埋愈高,愈陷愈深,跟同伴愈來愈遠了。然後在久遠的歲月中,餘冰漸漸變小,殘存的堅硬繼續往下挖深,直到有一天,所有的堅持通通化為積水,蓋住了 等待與掙扎留下的痕跡。天光雲影樹蔭映在身上,看起來豐富熱鬧,卻是只是觸不到的、來來去去的倒影。

所以冰壺小湖想留住東西,不是邪惡在貪婪地擄獲祭品,而是孤單無助地尋求陪伴哪。嗯,這是有學理根據的解釋,應該是這樣的。

Wednesday, September 11, 2002

9/11


Nine-Eleven變專有名詞,Taliban成過往雲煙。
Twin Tower 從世上消失,anthrex是常用字眼。
襯著中東的陰影,勞苦功高的救火英雄
剎那間發熱發光,照亮美國精神。
可是戰火不止,美麗天堂是誰的Promises
領袖說邪惡的哈珊非下臺不可,而星條旗四處飄揚。
嗶嗶嗶,金屬探測門在鳴叫,你必須把鞋子脫下來。
別爭辯,也別不耐,人們說那天之後的世界已不相同。
只好無言地為紐約華府與阿富汗中東的死難者靜默,











求和平。

Sunday, September 08, 2002

伊士曼之家


George Eastman House Posted by Hello

George Eastman House 就是喬治伊士曼的家,位在East 與University Avenue兩條街之間的華宅。這位伊士曼先生,就是伊士曼快速沖印連鎖店的伊士曼,也是知名的伊士曼音樂學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 的伊士曼。他創辦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發明了平價照相機與膠捲底片,讓攝影成為大眾可及可達的活動。

伊士曼想要用一個簡單響亮音調鏗鏘字眼來稱呼他的公司,還希望這 個字不論用哪種語言的讀法發音,念起來都一樣,最後想出了Kodak這個名字。其實以K開 頭,或許與他的母親脫不了關係,伊士曼夫人娘家的姓氏就是Kilbourn。伊士曼雖不乏紅顏知己,卻終身未娶,事母甚親。在他的大書房裡,高掛在辦公桌 後的就是母親的畫像。

伊士曼重視生活品味與享受。他的豪宅寬廣華麗,有大書房辦公治事,也有小書齋供他藏書閱讀。中庭明亮寬敞,植物盆栽動物塑像與一對大象牙妝點出異國風情, 是他早餐會聽管風琴與賓客社交之處;後堂餐廳堂皇富麗,桌上的餐具銀器好像正為晚宴而準備。就像早年許多的大企業家與富豪一樣,伊士曼兼有慈善與好客的美 稱,樓上眾多的大小房間就是雲鬢衣影的客居。

喧鬧人聲與悠揚樂音在那天伊士曼房裡傳出的孤獨槍響之後,都凝止而靜了下來。今天走到宅後的花園,葡萄藤疏疏密密地趴上棚架,在此盛夏的尾端垂下一串串的 嫩綠或淺紫。左看右看,沒有禁止採擷的告示,而看到遊客們偷偷摸摸東張西望的行徑與心照不宣的靦腆微笑,就知道大家都在打同樣的主意。學弟摘了一顆,塞入 嘴中,從他的表情就曉得滋味如何,不必多問。

抱歉了,伊士曼先生。偷吃你的葡萄還皺眉頭。好客的你不會生氣吧。

Tuesday, September 03, 2002

旋轉木馬


Historical Dentzel Carousel Posted by Hello

湖灘公園中有一座旋轉木馬,建於一九零五年,至今仍然運轉著,載著大朋友小朋友上上下下兜圈圈。玩一次美金50 cents。

雖然四處都有這個玩意兒,其中還是小有學問的。售票處旁邊貼了照片與海報,告訴人們要仔細比較:賓州的木馬強調肌肉的線條與紋理,力圖模仿自然,栩栩如生;紐約Coney Island一帶的木馬則看起來狂野不羈,大膽奔放,有寫意風格;至於一般州際或郡際的市集博覽會(state or county fair)附設的旋轉木馬,喔,造型單調,平板乏味,是大量製造的產品,不值得多費唇舌。至於我們湖邊這座Historical Dentzel Carousel,除了年紀一大把之外,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原來除了木馬之外,Dentzel Carsousel還有其他的動物可以騎,有花鹿,有兔子,有鴕鳥,有老虎,有獅子,有貓咪,還有身子圓鼓鼓的豬公。而且在木馬身上,工匠還刻了小美女在旁邊--有小美女相伴的木馬可是為數不多,而我們這裡就有三四隻喔。海報上還如此鄭重地宣告著。

旋轉木馬是歡樂的象徵,如果少了它,遊樂場就不像遊樂場了。如果偶像劇中有遊樂場的鏡頭,好像沒有漏掉旋轉木馬的。大學時代有一次跑去台北的圓山兒童育樂中心,想緬懷一下年幼時遊兒童樂園的回憶。不知道為什麼,在週日午後擁擠卻老舊破落的園區裡,我們唯一想玩的就是旋轉木馬。或許人情酸甜分合散聚的高潮低調,就好似同騎在馬背上的起起落落;而隨著樂聲高高低低一圈又一圈地重複,讓人容易把所有美好的歡愉的浪漫的事一遍遍烙印在心板,不易磨去。而後看到旋轉木馬,腦子裡就像有個裝置,把音針放到老式唱盤上,開始悠悠宛宛地響起有些失真的記憶。

自湖邊回到家,肚子餓了,從冰箱中隨便拿出什麼用微波爐熱了熱裹腹。看著食物在旋轉盤上嗚嗚地轉著,突然發現這台Sharp小微波爐的商品名就叫做Carousel。叮!原來我家也有旋轉木馬,現在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