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9, 2007

Tag Sale


週末清早,一直聽到屋外樓下有交談人聲,好像是房東先生與太太。開門關門,進進岀出,不知道在忙些什麼。拉開窗簾往下看,見到門前草地擺了幾張桌子,桌上堆滿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兒,旁邊還有舊家具與工具。看起來房東夫婦似乎是下定決心,要把他房門旁那堆雜物與地下室的滿坑滿谷的寶物清理乾淨,來場tag sale。

Tag sale,顧名思義,就是把東西訂好身價,貼上標籤,出售賣給有緣人。來到美國之前,很難想像可以把家裡不要的寶貝/垃圾清出來,標價販售。不管是當年在羅城,還是現在的紐哈芬,春季雪融之後天氣晴朗的週末,就是清倉掃除賣舊貨的好機會。到了春末夏初,搬家遷徙的時節到來,自家做買賣的人家更為常見。不過在羅城,如果是在車庫內岀清舊物,就叫garage sale;把東西陳列在草坪上賣的,就直接稱為yard sale──人們似乎不曾把這樣的活動叫做tag sale。所以雖然都是同一回事,如何去稱呼,還是有地域流行的區別。

不管怎麼稱呼,我一直覺得這種活動實在是不錯的主意。富裕小康之後的台灣人好像已經不愛使用別人的舊東西,也不太習慣把陌生人用過的物品帶回家。丟掉舊的買新的,似乎是自然而然的消費習慣。來到美國,不論是自費求學還是有獎助學金資助,大多都變成了經濟不甚寬裕的學生,而租賃的房子都是空空蕩蕩什麼家具都沒有。入境隨俗,撿舊貨買二手物品來打點自己的窩,變成了一種經濟而有趣的慣例。何況人家garage/yard/tag sale 除了賣些破爛舊東西,也常有一些希奇古怪的物件裝飾品,就算不是真的缺什麼,走走逛逛,有時也讓人驚艷。曾經到過一位學姊家,客廳牆角的古典小桌子,牆上獨特的時鐘與別致的木工掛飾,通通都是她趁別人舊貨清倉時買回來的。

自己不要的多餘雜物,堆在家裡佔空間,丟棄馬上變成麻煩的垃圾廢物;標價廉售,遇上有心人,換個人家,就成了可愛珍藏,重獲新生。這樣珍惜物力資源的環保好習慣真值得讚許。不過,除了這件事之外,要說美國人愛惜資源重環保,實在是說不出口。套用大陸人的辭彙,美國的生活中到處都是大量生產,用過即丟的「一次性」(disposable)商品。每次去超市購物回來,拿到的塑膠袋數量總讓人心驚。清倉賣舊貨,人們真心恆念物力唯艱;走進商店大賣場,又讓地大物博不虞匱乏的放肆霸氣來主宰。這真是個矛盾的國家。

Sunday, July 01, 2007

新聞啊新聞(二):拒報八卦新聞的女主播

到底怎樣的消息,才是真正重要的新聞?在地球另一邊的美國,八卦消息一樣引人注目。希爾頓飯店集團老闆的千金Paris Hilton入獄拘役的消息佔據了不少媒體焦點,讓人很受不了。終於,在前幾天,有一位電視女主播就拒絕把 Hilton出獄的新聞當作頭條播岀,還大動作地銷毀新聞稿。有人把這個直播的新聞片段放上YouTube影片分享網站,各地的網友紛紛留言聲援女主播。



台灣的媒體也報導了這個事件(TVBS, 東森)。都說網路上一片叫好聲,支持女主播,卻又不忘說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的Larry King訪問Paris Hilton的節目收視率很高。意思就是觀眾還是愛看八卦新聞。

我看了這段影片,也看了台灣網友的討論。有人質疑她是不是演的?這是不是一場戲?還有,她真的是堅持新聞格調與水準的英雄嗎?可惜,這樣的疑問無法從台灣的新聞報導中分析得知。到底怎麼一回事,我總覺得好像還可以知道得更多。所以在網路上搜尋一下,更多的線索就出現了。

女主播拿打火機要燒掉稿子沒成功,然後撕掉的那一段,從影片中就可以看出她有情緒化的行為,語調變了,肢體動作也加大。螢幕上坐她左邊的那個男士那時候眼神也有一點不知所措。然後她說了,人家又再次遞給她同樣的Paris Hilton稿子,所以第二次她乾脆把稿子用碎紙機絞碎。螢幕右邊,那位顯然處於主導地位的男士堅持要播,東牽西扯講了一大堆雜七雜八的東西,弄到最後還是播出了影片。沒有稿子,兩位男士就自己講了幾句很蠢的旁白。

如果這位女主播是演的,她演得還真好,真自然。網路上有人問說為什麼不直接抽掉新聞稿就好,要這樣作秀般的舉動?不過我倒是覺得她事先應該就講過了,但是不被認同,所以她才硬著做。

根據影片的字幕,可以看出這是在MSNBC的Morning Joe節目。去查一下,就知道這是個在有線頻道MSNBC每天早晨美東時間6-9 am播岀的帶狀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就是螢幕最右邊話最多、居於主導地位的那位男士Joe Scarborough,他曾當過代表佛州的共和黨籍眾議員。女主持人兼新聞主播則是Mika Brzezinski,她是美國前民主黨籍總統卡特任命的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的女兒。製作人Joe堅持要播岀Paris Hilton的新聞,但Mika則認為頭條不該是這個,尤其當天有更重要的新聞,比方說重量級的共和黨聯邦參議員Lugar要求布希總統的伊拉克駐軍政策提出改變。

在一個保守派人士反制自由派媒體人的網站上,我找到上面這段節目在東岸時間6:10播岀的後續片段 連結 (先前YouTube收錄的片段是在東岸6:08播岀)。關於美國在伊拉克駐軍的新聞處理上,Mika跟Joe之間有強烈的爭辯。Joe認為Mika把她自己的政治主張編排進入新聞裡,如果她要評論,就不要報導新聞;要報導新聞,就不應評論加入自己的意見。Mika認為身為新聞記者,她有權對議題提出質疑。Joe認為她提的問題早就預設立場,是“rhetoric question”。Joe再次要她念Paris Hilton的新聞,Mika又撕了一次新聞稿。

所以Mika與Joe兩人在政治立場與新聞處理上有歧見。Mika不想報導八卦新聞,但是她也有強烈的政治意見。這應該不是三人串通好演出,但也不僅是小記者對大體制的抗議那樣崇高。只是脫離了事件前後背景的補充後,網路上節選的片段,似乎呈現的只是一種面貌了。而台灣的新聞媒體報導這個女主播拒報八卦新聞的消息時,又提供了多少上下文,讓讀者了解此事的來龍去脈?

看新聞的新聞,我愈來愈失去信心了。

新聞啊新聞(一):腳尾米與驚世媳婦




最近在網路上有一部幾位香港僑生所拍攝的影片《腳尾米》,引發許多人的觀賞與討論。這幾位學生對於台灣電子媒體裡面的新聞題材與品質感到非常不滿意,他們提出了一個質疑:「這也算是新聞嗎?」於是,這幾位學生合作拍攝了這部紀錄片,問了台港兩地民眾對於新聞的看法,問了台灣的新聞系的老師與學生對於電視新聞的意見。不過影片最有爭議的地方,就是後半段學生做的「實驗」:他們設計捏造了兩段明顯是與公眾利益無關、荒謬瑣碎的假事件,然後散佈消息給電子媒體,看看這些新聞台如何處置。結果記者竟然就跑來採訪,明顯地沒有查證(因為是怪力亂神的消息,實際上不好查證),然後就在電視上播岀了。所播的內容也充滿錯誤。《腳尾米》完全曝露岀台灣的電視新聞素質是多麼低劣,讓人搖頭嘆氣。

《腳尾米》的新聞上了《蘋果日報》的頭條,引起大眾的注意。這些受騙上當的電子媒體面子掛不住,當然火力全開反制,抨擊學生的心術不正,行為有違倫理,但是卻不去檢討自己當初為何要去報導這種芝麻綠豆大的事情,而且是荒謬怪異,明顯有違常理的「新聞」?如果不理睬不播不報,不就根本沒事了?

死去的愛狗回魂看主人,網路拍賣買運氣──「這也算是新聞嗎?」這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吧。

就如同所有台灣的新聞大小事,事件在網上吵了幾天就漸漸平靜下來。然後就是全國大大小小電子平面媒體,充斥著「驚世媳婦」的新聞。上網看電子報,頭條竟然是這個──陳幸妤罵公公趙玉柱──這關我們一般民眾什麼事啊?

「這也算是新聞嗎?」我又想起了那幾位僑生的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