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9, 2007

Tag Sale


週末清早,一直聽到屋外樓下有交談人聲,好像是房東先生與太太。開門關門,進進岀出,不知道在忙些什麼。拉開窗簾往下看,見到門前草地擺了幾張桌子,桌上堆滿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兒,旁邊還有舊家具與工具。看起來房東夫婦似乎是下定決心,要把他房門旁那堆雜物與地下室的滿坑滿谷的寶物清理乾淨,來場tag sale。

Tag sale,顧名思義,就是把東西訂好身價,貼上標籤,出售賣給有緣人。來到美國之前,很難想像可以把家裡不要的寶貝/垃圾清出來,標價販售。不管是當年在羅城,還是現在的紐哈芬,春季雪融之後天氣晴朗的週末,就是清倉掃除賣舊貨的好機會。到了春末夏初,搬家遷徙的時節到來,自家做買賣的人家更為常見。不過在羅城,如果是在車庫內岀清舊物,就叫garage sale;把東西陳列在草坪上賣的,就直接稱為yard sale──人們似乎不曾把這樣的活動叫做tag sale。所以雖然都是同一回事,如何去稱呼,還是有地域流行的區別。

不管怎麼稱呼,我一直覺得這種活動實在是不錯的主意。富裕小康之後的台灣人好像已經不愛使用別人的舊東西,也不太習慣把陌生人用過的物品帶回家。丟掉舊的買新的,似乎是自然而然的消費習慣。來到美國,不論是自費求學還是有獎助學金資助,大多都變成了經濟不甚寬裕的學生,而租賃的房子都是空空蕩蕩什麼家具都沒有。入境隨俗,撿舊貨買二手物品來打點自己的窩,變成了一種經濟而有趣的慣例。何況人家garage/yard/tag sale 除了賣些破爛舊東西,也常有一些希奇古怪的物件裝飾品,就算不是真的缺什麼,走走逛逛,有時也讓人驚艷。曾經到過一位學姊家,客廳牆角的古典小桌子,牆上獨特的時鐘與別致的木工掛飾,通通都是她趁別人舊貨清倉時買回來的。

自己不要的多餘雜物,堆在家裡佔空間,丟棄馬上變成麻煩的垃圾廢物;標價廉售,遇上有心人,換個人家,就成了可愛珍藏,重獲新生。這樣珍惜物力資源的環保好習慣真值得讚許。不過,除了這件事之外,要說美國人愛惜資源重環保,實在是說不出口。套用大陸人的辭彙,美國的生活中到處都是大量生產,用過即丟的「一次性」(disposable)商品。每次去超市購物回來,拿到的塑膠袋數量總讓人心驚。清倉賣舊貨,人們真心恆念物力唯艱;走進商店大賣場,又讓地大物博不虞匱乏的放肆霸氣來主宰。這真是個矛盾的國家。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我一直覺得 Tag sale 應該在臺灣提倡,其實它在一般大學該有發展潛力才是。

Anonymous said...

照片的角度好像在偷窺, ha ha ha...
結果版主有去買了什麼東西嗎?

纖毛蟲 said...

justwalking:
沒錯, 這應該多多提倡.

amanda:
對啦對啦, 真是從樓上偷窺啦. 你每次都要這麼坦白地取笑我嗎? 哼哼!
什麼都沒買, 省得房東想說前一任房客留下的東西又被現任房客買回去, 東西永遠出不了這間屋子!

Anonymous said...

那些整理小盒好像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