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短時間內要生吞猛啃大批教材到肚裡去,心情之沉重、壓力之龐大是能想見的。聽說某些菁英薈萃的名校就有奇特的傳統,通常都在期末考前的那個週末舉辦,讓學生們有機會(或是找藉口)紓解緊張與壓力,比方說在冰天雪地裡裸奔之類的就是其中之一。不過,我們這個小學校的聲譽不能跟長春藤名校相比,就算學生們做出什麼讓人眼界大開、離經叛道的行為,恐怕不會被認為是年輕菁英份子的大膽反叛精神,而比較像東施效顰,所以期末考前學校一如日常,安靜單調而乏味──除了圖書館內擠滿人。

光明正大在圖書館內吃東西,這可是我以前在台灣時所想像不到的。所以當我發現我們學校圖書館並沒有不能攜帶食物入內的禁令時,實在有些驚訝。其實不必等到期末考前的小派對,平時看著小組討論區內的學生們一邊討論功課一邊分食披薩,或是書庫閱讀區裡的人小口啜著咖啡翻閱期刊,口腹與心智可以同時飽足,就覺得這樣的管理政策實在很符合人性。或許美國人吃的東西大多沒有多少強烈油香氣味,也沒有湯湯水水黏黏膩膩的容器包裝,即使可以飲食,圖書館內還是一樣清爽乾淨,有書的味道,所以他們不必嚴令禁止。換做在台灣,我大概無法忍受自己在看書時,隔壁的吃臭豆腐或是香雞排的那種誘惑與虐待了。
雖然我已經不必修課不必考試好幾年了,期末的瘋狂緊張與我無關,這回跑去圖書館裡寫論文,卻正好遇上study break。年紀一大把的老學生,混在小弟弟小妹妹們中拿食物吃餅乾喝飲料,還真有一點不好意思。於是隨便拿了幾樣,趕緊回座位去,在吃下肚前用手機把戰利品拍下來,留做紀念。